辅上人自京师还遂如海上省觐

万里黄金台上客,白云回首故山深。 庭闱岁月催华发,包笠秋风折寸心。 百福起居申定省,三年音信问浮沉。 不从客路看明月,身在青青桑梓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辅上人:指诗中的主人公,一位僧侣。
  • 京师: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jìn),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 庭闱:指父母的居所,代指父母。
  • 包笠:指行囊和斗笠,象征旅途。
  • 百福起居: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福祉和活动。
  • 申定省:指定期向父母请安。
  • 浮沉: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桑梓:(sāng zǐ),古代常用来指代家乡。

翻译

辅上人从遥远的京师归来,回首望去,白云深处是故山的深邃。 岁月在父母身边催生了华发,秋风中行囊和斗笠折损了游子的心。 日常生活中的百福和活动,定期向父母请安,三年间音信问询着人生的起伏。 不再从客路仰望明月,因为身已在青青的家乡桑梓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侣从京师返回故乡探望父母的情景。诗中,“白云回首故山深”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又通过“白云”这一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超脱。后句通过对岁月流逝和旅途艰辛的描写,抒发了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家乡的眷恋。结尾的“身在青青桑梓阴”则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归乡之情与家乡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深深的归属感和安宁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