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二首

· 刘鹗
凌波仙子太轻盈,钟得扶舆气质清。 太史谬称矾是弟,花神应许我为兄。 翠葩不逐春风转,玉骨惟随夜月明。 置向席间看不厌,哦诗同订岁寒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波仙子:形容水仙花轻盈飘逸,如同仙女。
  • 扶舆:扶持,这里指水仙花挺拔的姿态。
  • 太史:古代官名,这里指诗人自己。
  • 谬称:错误地称呼。
  • :指矾石,这里比喻水仙花。
  • 翠葩:翠绿色的花瓣。
  • 玉骨:形容水仙花茎干洁白如玉。
  • 岁寒盟:指与水仙花结下的友谊,即使在寒冷的岁月也不变。

翻译

水仙花轻盈如凌波仙子,气质清雅,挺拔如扶。 我这太史错误地称它为矾石的弟弟,花神或许会允许我做它的兄长。 翠绿的花瓣不随春风摇摆,洁白的茎干只在夜月下显得更加明亮。 放置在席间观赏,百看不厌,我吟诗与它共同订立岁寒不变的盟约。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水仙花的清雅与坚韧。诗人以“凌波仙子”形容水仙花的轻盈与飘逸,又以“扶舆气质清”来描绘其挺拔与高洁。诗中,“太史谬称矾是弟”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也体现了其幽默与自嘲。后两句通过对水仙花不随风转、玉骨夜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的独立与坚韧。最后,诗人以与水仙花订立“岁寒盟”来表达对其不变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