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 刘鹗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 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 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令子: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 赋宦游:指为了做官而远游他乡。
  • 胸中:心中。
  • 不著:不带有。
  • 离忧:离别的忧愁。
  • 綵服: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争春色:比喻争艳斗丽。
  • 陇头:指边远的地方。
  • 高冢:高大的坟墓。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植于墓地。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禾黍:泛指庄稼。
  • 旧时秋:过去的秋天,指过去的时光。
  • 贮书:收藏书籍。
  • 淑子:贤良的儿子。
  • 无遗憾:没有遗憾。
  • 丰碑:高大的石碑,这里指记载历史的石碑。
  • 故侯:已故的贵族或官员。

翻译

你的儿子带着书籍去远方做官,心中并不带有离别的忧愁。他懒得去看那些华丽服饰争奇斗艳,却喜欢看到梅花从边远的地方寄来。高大的坟墓旁,松树和楸树在夕阳的余晖和雨中显得格外凄凉,平原上的庄稼让人想起过去的秋天。你的儿子收藏书籍,贤良无憾,我细细阅读那记载历史的石碑,了解已故的贵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儿子的赞赏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令子携书赋宦游”展现了儿子的学识与志向,“胸中初不著离忧”则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脱。后两句通过对梅花和高冢松楸的描写,抒发了对边远之地和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赞扬了儿子的贤良和学识,以及对历史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