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寺

隔溪茅屋半开扉,缘护晴林昼打围。 野鹿饮泉山影动,幽禽出树岸花飞。 百年往事回头换,一路斜阳送客归。 要识上方何处是? 钟声隐隐隔烟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缘护:围绕。
  • 晴林:阳光照耀下的树林。
  • 打围:指动物在林中活动。
  • 幽禽:指隐居山林的鸟类。
  • 上方:指山寺的所在地。
  • 烟霏:烟雾缭绕。

翻译

隔着溪流,茅屋的门半开着,周围是围绕着阳光下的树林,动物们在白天活动。野鹿在泉边饮水,山影摇曳,隐居的鸟儿从树中飞出,岸边的花儿也随之飘落。回想起百年的往事,一切都在转瞬即逝,斜阳伴随着客人归去。想要知道山寺在哪里,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钟声,穿过烟雾缭绕的山谷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中的生机与和谐。诗中“隔溪茅屋半开扉”一句,即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后文通过“野鹿饮泉”、“幽禽出树”等生动画面,进一步以动物的活动来衬托山林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结尾的“钟声隐隐隔烟霏”则巧妙地以声音引导读者想象山寺的神秘与遥远,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