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古澹藏主题安庆金君美秀野次潘仲举韵

户外黄尘满地流,亭边山色转幽幽。 牛无令斗残吾竹,客与俱来上某丘。 池上小风花树午,夜深疏雨橘林秋。 老翁独乐宁非计,正使先生忆钓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澹(gǔ dàn):古朴淡雅。
  • 幽幽:深远,静谧。
  • 牛无令斗:牛没有命令去争斗,指牛群和平相处。
  • 某丘:某个小山丘。
  • 花树午:花树在正午时分。
  • 疏雨:稀疏的雨。
  • 橘林秋:橘树林在秋天的景象。
  • 独乐(dú lè):独自享受乐趣。
  • 宁非计:难道不是一种策略。
  • 先生:对年长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钓游:钓鱼游玩。

翻译

门外黄尘滚滚,满地流淌,亭边的山色却愈发幽静深远。牛群没有争斗,损坏了我的竹林,客人们一起来到了我的小山丘。池边的小风吹拂着正午的花树,夜深时稀疏的雨落在秋天的橘林中。老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吗?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先生回忆起钓鱼游玩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户外的喧嚣与亭边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牛无令斗残吾竹”一句,既展现了田园的和谐,又暗含了作者对和平的珍视。结尾的“正使先生忆钓游”则透露出对过去悠闲生活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