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高混朴

· 杜本
去年见月转添愁,满地于戈未肯休。 动有万人涂草莽,岂论斗米换衾裯。 今宵相对还青眼,后夜相逢又白头。 尤恨故人难会合,若为把酒独登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戈:即“干戈”,指战争。
  • 涂草莽:指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 衾裯:被子,这里指生活必需品。
  • 青眼:指正视,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
  • 白头:指时间流逝,人变老。
  • 若为:如何能够。

翻译

去年此时,我望着明月,心中忧愁更甚,因为战乱连绵,不肯停歇。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哪里还顾得上斗米换取被褥这样的小事。今晚我们还能相对而视,彼此尊重,但转眼间,到了明天,我们又将老去。我更加遗憾,难以与故人相聚,如何能够独自登楼,举杯独酌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去年和今年中秋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不息、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时光流逝、故人难聚的感慨。诗中“去年见月转添愁”与“今宵相对还青眼”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末句“若为把酒独登楼”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杜本

元清江人,字伯原,号清碧。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