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泖塘:地名,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
- 宿雾:夜晚的雾气。
- 敛:收敛,消失。
- 戍柝:守夜时敲打的木柝,用以报时。
- 初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为两小时,初更即晚上七点到九点。
- 驰驱:奔波劳碌。
- 丧乱:指战乱或动荡不安的时期。
- 鸡黍约:指朋友间朴实无华的约定,源自《论语·微子》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翻译
夜晚的雾气随着云层消散,寒冷的星星在水面上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客船缓缓驶向远处的岸边,守夜的木柝声报告着初更的到来。 年老的我感到奔波劳碌的疲惫,忧愁的思绪在动荡平息后依旧挥之不去。 想起与故人之间朴实无华的约定,岁末之时,这份情谊显得更加珍贵和深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在泖塘边的思绪。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宿雾随云敛,寒星著水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后句“客舟移远岸,戍柝报初更”则引入了人的活动,增添了时间的流动感。诗的最后两句“故人鸡黍约,岁晚更多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在动荡之后的深沉感慨和对简单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而细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