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章喀喇公子山之官浙省三首

宸心简注久金瓯,分陕东南第一州。 夙望遂谐多士愿,先声已解远人忧。 百年版籍承平久,故国城池景物幽。 周翰暂纡申甫步,虞廷终待益皋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宸心:帝王的意志。
  • 金瓯:比喻国家疆土完整。
  • 分陕:指分封的地区。
  • 夙望:久远的期望。
  • 多士:众多士人。
  • 先声:先前的名声或声势。
  • 版籍:户籍,指人口和土地的登记。
  • 承平:持续的和平。
  • 周翰:周朝的翰林,指高官。
  • :弯曲,引申为曲折或暂时退让。
  • 申甫:申国和甫国,古代诸侯国。
  • 虞廷:虞舜的朝廷。
  • 益皋:益州和皋州,古代地名。

翻译

帝王的意志长久地关注着国家的完整,分封的地区中东南第一州尤为重要。 久远的期望终于与众多士人的愿望相符,先前的名声已经解除了远方的忧虑。 百年来户籍登记持续和平,古老的城池和景物显得幽静。 周朝的高官暂时退让,像申国和甫国一样,虞舜的朝廷最终等待着益州和皋州的谋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平章喀喇公子山赴任浙省的祝愿和期望。诗中,“宸心简注久金瓯”一句,既体现了帝王对国家疆土的重视,也暗示了对公子山的重用。后文通过对“分陕东南第一州”、“夙望遂谐多士愿”等句的描写,展现了公子山赴任的重要性和民众的期待。最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公子山未来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大贡献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公子山的赞美和祝福。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