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 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 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 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山: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古代边塞要地。
  • 旴江:古水名,在今江西省境内。
  • 关河:泛指边疆的关隘和河流。
  • :曲折,绕远。
  • 驼褐:指驼毛制成的衣服,常用来形容边塞的寒冷。
  • 驷车:古代四匹马拉的车,是贵族或官员的交通工具。
  • 玉座:指皇帝的宝座,这里代指皇帝。
  • 黄石策:指古代的兵书《黄石公三略》,这里比喻重要的策略或建议。
  • 金台:古代帝王用于封赏功臣的高台。
  • 紫泥书:指用紫泥封缄的诏书,是皇帝的正式文书。
  • 野人:指乡野之人,诗人自谦的说法。
  • 效芹献:比喻微薄的礼物或贡献。
  • 双鲤鱼:古代书信的代称,因为书信常放在两片木板雕刻的鲤鱼形状的信匣中。

翻译

万里关河的道路曲折漫长,出门时一笑,心中是何等感受? 来时雨雪覆盖着驼毛衣服,归去时风云变幻,驷车缓缓行驶。 皇帝欣喜地听到黄石公的策略,金台上荣耀地接受紫泥封的诏书。 我这乡野之人无法献上什么贵重礼物,只能在酒边送上双鲤鱼的书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边塞归来的情景,通过对比来时与归途的天气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喜悦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雨雪侵驼褐”与“风云蔼驷车”,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与归途的荣耀。结尾以“野人”自谦,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和自己的谦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政治情怀。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