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己终亡国,孟德欺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博徒:赌徒,这里指鲁港的守军。
  • 鸣钲:敲响钲(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用铜制成),这里指发出警报。
  • 朔风:北风。
  • :遮蔽。
  • 周褒媚:指周幽王宠信褒姒,导致国家灭亡。
  • 孟德:曹操的字,这里指曹操欺压孤儿寡母,篡夺汉室江山。
  • 大木已颠:比喻国家已经崩溃。
  • 天柱折:比喻国家的支柱已经倒塌。

翻译

赌徒般的守军无法解决纷争,夜半时分敲响钲声,导致万军溃散。鲁港的北风掀起了汹涌的恶浪,吴山上寒日被愁云遮蔽。周幽王因为宠信褒姒而最终亡国,曹操欺压孤儿寡母,忍心背叛君主。国家的大树已经倾倒,天柱也已经折断,钱塘江上,成群的雁儿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鲁港守军溃败的惨状,通过北风、恶浪、寒日、愁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诗中借用周幽王和曹操的历史典故,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君主的昏庸。最后两句以大木已颠、天柱折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崩溃的悲惨景象,而钱塘江上成群的雁儿,则象征着离散和无家可归的民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