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泊京口

长江天堑控南州,吴越相望民物稠。 万里风涛趋大海,两山岩壑障中流。 鱼龙喷薄瓜洲渡,燕雀喧呼多景楼。 旧垒更须誇铁瓮,清时久不识兜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堑(qiàn):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 吴越:古代国名,这里指江苏、浙江一带。
  • :密集,众多。
  • 岩壑:山岩和山谷。
  • :遮挡。
  • 中流:江河中央的水流。
  • 喷薄:形容水势汹涌。
  • 瓜洲渡:地名,位于长江北岸,与镇江相对。
  • 多景楼:楼名,位于镇江北固山上。
  • 旧垒:旧时的堡垒。
  • 铁瓮:镇江的别称,因其城墙坚固如铁而得名。
  • 兜鍪(móu):古代战士的头盔,这里指战争。

翻译

长江如天堑般控制着南州,吴越之地相望,民物繁多。 万里风涛奔向大海,两山岩壑遮挡着中流。 鱼龙在瓜洲渡口喷薄而出,燕雀在多景楼上喧闹。 旧时的堡垒还需夸耀铁瓮,清平时久已不见战士的头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长江天堑的壮阔景象和吴越地区的繁华。诗中,“天堑”、“风涛”、“岩壑”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长江的雄伟与险峻,而“民物稠”、“鱼龙喷薄”、“燕雀喧呼”则展现了江南的富饶与生机。后两句通过对“旧垒”与“兜鍪”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珍视和对战争的淡忘,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