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龙鼻水赠天柱钦上人

天根盘海底,大浪舂其南。 众山尽萌芽,迸出白玉簪。 涛波蚀之半,玲珑兀空龛。 其阴生琪玕,其阳产楩楠。 绝顶逼太白,才可一剑函。 银河从天来,白凤毛毵毵。 鱼龙撼不醒,醉如卧箔蚕。 其中黑无底,铜杖不可探。 一线出山腹,牛乳清而甘。 清寒漱草木,日出香馣馣。 云雾忽卷去,玉气射紫岚。 千峰碧菡萏,春霞散红酣。 或黝如苍璧,或青如挼蓝。 或树旗杠一,或覆鼎足三。 或抉如怒猊,或呀如洪蚶。 或如马善踶,或如虎视眈。 耸者如楼观,窾者如罂甔。 仰者如箕踞,俯者如负儋。 或螺髻绀目,俨雅如瞿昙。 或庞眉骀背,伛偻如老聃。 矫如天女戏,卑如童子参。 万鬼若斲削,天巧未易谈。 招提十八寺,过者尝挽骖。 中有天人师,久卧老柏庵。 法界如尘沙,一一毛端含。 长风吹游子,鬓发青䰐鬖。 幽寻忽至此,佳处若已谙。 我家雁山顶,择胜不敢贪。 但悲食糜子,腐作书中蟫。 相逢一大笑,新诗出长锬。 明朝芙蓉路,惟听霜钟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根:指天空的边缘,比喻极高之处。
  • :环绕。
  • :撞击。
  • 萌芽:比喻山峰初露。
  • 迸出:突然出现。
  • 玲珑:精巧细致。
  • :高耸。
  • 空龛:空中的神龛。
  • 琪玕:美玉。
  • 楩楠:两种珍贵的木材。
  • 太白:金星,比喻极高。
  • 毵毵:细长的样子。
  • 箔蚕:养蚕时用的竹席。
  • 铜杖:铜制的杖。
  • 牛乳:比喻泉水。
  • 馣馣:香气。
  • 紫岚:紫色的雾气。
  • 菡萏:荷花。
  • :黑色。
  • 挼蓝:揉搓蓝色。
  • 怒猊:愤怒的狮子。
  • 洪蚶:大蚶。
  • 马善踶:马喜欢踢。
  • 虎视眈:虎视眈眈。
  • 楼观:楼台。
  • 窾者:空洞的地方。
  • 罂甔:小口大肚的瓶子。
  • 箕踞:坐姿不正。
  • 负儋:背负重物。
  • 螺髻绀目:形容头发盘成螺形,眼睛深邃。
  • 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
  • 庞眉骀背:眉毛浓密,背驼。
  • 老聃:老子,道家创始人。
  • 天女戏:天女的游戏。
  • 童子参:童子参拜。
  • 斲削:雕刻。
  • 招提:寺庙。
  • 天人师:指高僧。
  • 法界:佛教中指宇宙万物。
  • 鬓发青䰐鬖:形容头发蓬松。
  • 雁山:山名。
  • 食糜子:吃粥。
  • :书虫。
  • 长锬:长剑。
  • 芙蓉路:美丽的道路。
  • 霜钟韽:寒冷的钟声。

翻译

天空的边缘环绕着海底,巨大的浪花撞击着南方的岸边。众多山峰如同初露的萌芽,突然出现,像是白玉制成的簪子。波涛侵蚀了它们的一半,留下精巧高耸的空中神龛。山的北面生长着美玉,南面则产有珍贵的木材。山顶极为高耸,仅能容纳一把剑。银河从天而降,白凤的羽毛细长。鱼龙都无法撼动,它们醉得像躺在竹席上的蚕。山中的黑色深不见底,铜杖也无法探测。从山腹中涌出一股泉水,清澈甘甜如牛乳。清冷的泉水滋润着草木,日出时香气四溢。云雾突然散去,玉气射入紫色的雾气中。千峰碧绿如荷花,春霞散发出红色的醉意。有的山峰黑色如苍璧,有的青色如揉搓的蓝色。有的像树起的旗帜,有的像鼎足三足。有的像愤怒的狮子,有的像大蚶。有的像马喜欢踢,有的像虎视眈眈。高耸的像楼台,空洞的像小口大肚的瓶子。仰望的像坐姿不正,俯视的像背负重物。有的像头发盘成螺形,眼睛深邃的佛教创始人,有的像眉毛浓密,背驼的老子。有的像天女的游戏,有的像童子的参拜。万鬼般的雕刻,天工巧夺难以言谈。十八座寺庙,过往的人都曾驻足。其中有高僧,久居老柏庵。宇宙万物如同尘埃,每一个毛端都蕴含着。长风吹拂着游子,头发蓬松。幽寻忽然至此,佳处似乎已经熟悉。我家在雁山之顶,选择胜地不敢贪心。但悲于吃粥,腐烂成书中的虫子。相逢时大笑,新诗出自长剑。明朝美丽的道路上,只能听到寒冷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天根盘海底”、“众山尽萌芽”等,生动地表现了山水的雄伟与美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如“但悲食糜子,腐作书中蟫”,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李孝光的诗歌才华。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