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偶赋

黯淡青林白雨飞,隔花莫恨湿春衣。 恩沾草木生兼遂,声到松篁听转微。 谷口泉清舒药甲,岩隈风乱打柴扉。 故园有屋多应漏,几日摊书晒夕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黯淡(àn dàn):昏暗不明的样子。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白雨:即暴雨。
  • 隔花:透过花丛。
  • 莫恨:不要怨恨。
  • 湿春衣:春天的衣服被雨水打湿。
  • 恩沾:恩泽遍及。
  • 草木生兼遂:草木生长茂盛,一切都顺利。
  • 声到松篁听转微:声音传到松树和竹子那里,听起来变得微弱。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泉清:泉水清澈。
  • 舒药甲:可能是指药草的叶子舒展开来。
  • 岩隈:山岩的弯曲处。
  • 风乱打柴扉:风猛烈地吹打着柴门。
  • 故园:故乡的家园。
  • 有屋多应漏:房屋可能多处漏水。
  • 摊书:摊开书籍。
  • 晒夕晖:在夕阳下晒干。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暴雨如飞,透过花丛,不要怨恨雨水打湿了春衣。 恩泽遍及,草木生长茂盛,一切都顺利,声音传到松树和竹子那里,听起来变得微弱。 山谷出口处,泉水清澈,药草的叶子舒展开来,山岩弯曲处,风猛烈地吹打着柴门。 故乡的家园,房屋可能多处漏水,几日来摊开书籍,在夕阳下晒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树林的静谧与生机。诗中“黯淡青林白雨飞”一句,既表现了雨天的昏暗,又突出了雨势的猛烈。后文通过对草木、松竹、泉水、山岩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雨中的宁静与和谐。尾联则巧妙地转入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故园有屋多应漏”的想象,增添了一抹淡淡的乡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故乡的深情。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