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首

袅袅东风吹水国,金鸦影暖南山北。 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 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风轻柔而连续。
  • 水国:指水域广阔的地方,这里指江南水乡。
  • 金鸦:指太阳,因其光芒似金,又似乌鸦。
  •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
  • :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细长。
  • 小剑:比喻蒲叶的形状。
  • 湘波:指湘江的水波。
  • 白铜堤:可能是指用白铜装饰的堤岸,也可能是诗人的艺术想象。
  • 苍苍:形容烟雾或景色朦胧的样子。
  • 细蕊:指花蕊,花朵的中心部分。
  • 参差(cēn cī):形容不齐的样子。
  • 绿桑:绿色的桑树。
  • 桃叶:桃树的叶子。
  • 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翻译

东风轻柔地吹拂着江南水乡,太阳的影子温暖地照耀在南山之北。蒲草的叶子像小剑一样划过湘江的水波,柳枝轻拂着长眉,舞动着春天的色彩。白铜堤下的烟雾朦胧,树林顶端的花蕊散发着参差不齐的香气。绿桑树枝下可以看到桃叶,回头望向那高远的青云,不禁感到心碎。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袅袅东风”、“金鸦影暖”等自然元素,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诗中“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蒲草和柳枝在春风中的动态美。后两句“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则通过朦胧的烟雾和参差的花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春日氛围。结尾的“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远大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