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普救姻缘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颠不刺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洛客:来自西洛的客人。
- 普救寺:寺庙名,此处为故事背景。
- 方便:机会,此处指相遇的机会。
- 饿眼:形容极度渴望的眼神。
- 馋口涎空咽:形容极度渴望而流口水,但又不得不咽回去。
- 门掩梨花闲庭院:门关着,庭院里梨花静静地开着,形容幽静的环境。
- 粉墙儿高似青天:形容墙非常高,几乎触及天空。
- 颠不刺:形容心情激动,难以平静。
- 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像马和猿一样难以控制。
翻译
西洛的客人谈论着姻缘,在普救寺寻找相遇的机会。才子与佳人,一见面便情意绵绵。 他那渴望的眼神几乎要望穿,馋涎欲滴却只能空咽。门扉紧闭,梨花在幽静的庭院中静静开放,那粉白的墙壁高耸入云。 心情激动,难以平静,见过了无数人,却很少见到这样令人欢喜的女子,她的出现让人的心思如同脱缰的马和猿,难以自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情景,通过“饿眼望将穿”和“馋口涎空咽”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诗中“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不仅营造了一个幽静而高远的背景,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结尾的“意马心猿”则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心动的状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
- 《 温太真玉镜台(第二折)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朝天子书所见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乔牌儿 》 —— [ 元 ] 关汉卿
- 《 南吕 · 一枝花 · 杭州景 》 —— [ 元 ] 关汉卿
- 《 大德歌 · 冬 》 —— [ 元 ] 关汉卿
- 《 仙吕 · 一半儿 · 题情 》 —— [ 元 ]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