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

· 乃贤
簪笔三年侍禁林,分符还向蜀江浔。 莫云尽处峨眉出,春雪消时灌口深。 铃阁雕盘香冉冉,台门画戟昼森森。 锦屏山下多遗迹,好觅城南老杜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插在帽带上的笔,这里指在朝廷中任职。
  • 禁林:指皇宫中的园林,这里代指朝廷。
  • 分符:古代官员出使或调任时,皇帝赐予的符节,表示授权。
  • 蜀江:指四川境内的长江。
  • :水边。
  • 峨眉:山名,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
  • 灌口:地名,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因都江堰而著名。
  • 铃阁:悬挂有铃铛的楼阁,这里指官署。
  • 雕盘:雕刻精美的盘子,这里指官署中的装饰。
  • 香冉冉:香气缓缓上升。
  • 台门:官署的门。
  • 画戟:古代仪仗用的一种长矛,上面绘有图案。
  • 锦屏山:山名,位于四川省阆中市。
  • 遗迹: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或事物。
  • 老杜:指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四川居住并创作了许多诗篇。

翻译

你在朝廷中任职已有三年,如今带着皇帝的符节前往蜀江之滨。 莫云山尽处可见峨眉山峰,春雪融化后灌口的水更显得深邃。 官署中悬挂着铃铛,香气缓缓上升,官署的门上绘有画戟,白天显得格外森严。 锦屏山下有许多历史遗迹,希望你能寻访到城南杜甫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梓人从朝廷出使蜀地的情景,通过对蜀地自然景观和官署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壮美与官署的庄严。诗中提到的峨眉山、灌口等都是蜀地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锦屏山下的遗迹和杜甫的诗篇则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杨梓人出使蜀地的祝愿和对蜀地文化的赞美。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