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无为大道人难晓。只为工夫少。猛悟回光常返照。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尘垢频频扫。 诸缘断处清怀抱。一点虚灵自耀。认得玄元清静道。百关调畅,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为大道:指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的至高境界。
  • 工夫:指修炼、实践的时间和努力。
  • 猛悟:突然的领悟。
  • 回光:比喻内心的觉悟和清明。
  • 三田:指人体的上、中、下三个丹田,是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
  • 六府:指人体内的六个主要脏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 尘垢:比喻心中的杂念和烦恼。
  • 诸缘:指各种外在的事物和关系。
  • 虚灵:指心灵深处的纯净和灵性。
  • 玄元:指宇宙的根本和起源,也指道家哲学中的至高无上的道。
  • 清静道:指追求心灵清净和宁静的修炼之道。
  • 百关:指人体内的各种经络和穴位。
  • 一性:指人的本性和本质。
  • 圆明:圆满而明亮,指心灵达到的完美状态。
  • 游仙岛:比喻达到心灵自由和超脱的境界。

翻译

无为大道的深奥难以理解,只因修炼的时间和努力不足。突然领悟,内心的觉悟和清明常需自我反省。在人体的上、中、下三个丹田和六个主要脏腑中,不断清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

当断绝了各种外在的事物和关系,心灵深处的纯净和灵性自然显现。认识到宇宙的根本和起源,追求心灵清净和宁静的修炼之道。人体内的各种经络和穴位都得到调和,人的本性和本质达到圆满而明亮的状态,从而达到心灵自由和超脱的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阐述了道家修炼的理念,强调通过内在的修炼和领悟,达到心灵的清净和超脱。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修炼的术语,如“三田”、“六府”、“玄元”等,表达了对无为大道的追求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猛悟回光”和“尘垢频频扫”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修炼过程中的艰辛和收获,最终达到“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的理想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心灵自由和宇宙和谐的终极目标。

无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