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引 · 题古阳关

凭雁书迟,化蝶梦速,家遥夜永,翻然已到。稚子欢呼,细君迎迓,拭去故袍尘帽。问我假使万里封侯,何如归早。归运且宜斟酌。 富贵功名,造求非道。靖节田园,子真岩谷,好记古人真乐。此言良可取,被驴嘶、恍然惊觉。起来时,欲话无人,赋与黄沙衰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凭雁书迟:指依靠传递书信的大雁来传递消息,但书信迟迟未到。
  • 化蝶梦速:比喻梦境转瞬即逝,如同庄周梦蝶的故事。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细君: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 迎迓:迎接。
  • 故袍尘帽:指久未穿的旧衣服和帽子,上面沾满了尘土。
  • 假使万里封侯:假如远赴万里之外去封侯拜相。
  • 归运:归家的时机。
  • 斟酌:考虑,权衡。
  • 靖节:指隐居生活,源自陶渊明的“靖节先生”。
  • 子真岩谷:指隐居山林,子真为古代隐士的代称。
  • 好记古人真乐:喜欢记住古人真正的快乐。
  • 此言良可取:这句话非常值得采纳。
  • 被驴嘶、恍然惊觉:被驴的叫声惊醒,从梦中醒来。
  • 赋与黄沙衰草:将情感寄托于荒凉的黄沙和枯萎的草木。

翻译

等待着大雁带来的书信,却迟迟未到;梦中的化蝶之旅,却转瞬即逝。家乡遥远,夜晚漫长,突然间仿佛已经回到了家中。孩子们欢呼雀跃,妻子前来迎接,我擦去旧衣帽上的尘土。如果问我,即使远赴万里之外封侯,又怎能比得上早早归家呢?归家的时机还需要仔细考虑。

富贵和功名,如果追求的方式不正当,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向往陶渊明那样的田园生活,或是像子真那样隐居山林,喜欢记住古人真正的快乐。这句话非常值得采纳,却被驴的叫声惊醒,从梦中醒来。醒来后,想要与人诉说,却无人可谈,只能将情感寄托于荒凉的黄沙和枯萎的草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凭雁书迟”与“化蝶梦速”,突显了现实的无奈与梦境的短暂。诗中“稚子欢呼,细君迎迓”描绘了温馨的家庭场景,与“假使万里封侯,何如归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结尾处的“被驴嘶、恍然惊觉”和“欲话无人,赋与黄沙衰草”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无名氏的诗歌才华。

无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