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漂荡多年。又排办东华第二筵。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倏焉忽然: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之间。倏(shū):迅速。
  • 洞中: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君山: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泛指高山。
  • 高眤:高高地俯视。眤(nì):斜视。
  • 痴呆:愚笨,不灵活。
  • :疯狂,精神错乱。
  • 一襟风月:满怀的风景和情趣。
  • 两袖云烟:形容行走间飘逸如云烟。
  • 东华:神话中东方的仙境。
  • 玉楼:神话中的仙境建筑。
  •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 黄河放浅:比喻改变自然,使之变得容易。
  • 金莲:神话中的仙花。
  • 珊瑚:这里指珍贵的宝物。
  • 蓬岛:神话中的仙岛。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虚皇:道教中的至高神。
  • 御座前:皇帝或神灵的座位前。
  • 功成八百,行满三千:形容功德圆满,修行达到极高境界。

翻译

昨天夜里还在南京,今天早上已经到了北岳,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即逝。在隐居的洞中遇到了美酒,口渴时便畅饮一番,以高山为枕,醉后高高俯视。来去无踪,行踪不定,半是愚笨半是疯狂。随身所带,有一襟风景和情趣,两袖飘逸如云烟。

在人间漂泊多年,又安排了东华仙境的第二场盛宴。把玉楼推倒,种下我的仙树,让黄河变浅,栽种我的金莲。击碎珍贵的珊瑚,翻身上到蓬莱仙岛,向虚皇的御座前鞠躬致敬。没有难事,功德圆满,修行达到极高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从南京到北岳的迅速转换,以及在隐居生活中的自由与放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如玉楼、琪树、金莲等,构建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仙境,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处的“功成八百,行满三千”更是强调了修行的圆满和功德的成就,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境界的极致追求。

无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