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士

林下萧然一病身,可怜家计若为亲。 葛花藤蔓供山贡,菰米莲房给水珍。 鹤子见贫能代仆,犬儿知主会憎人。 清朝日日弓旌出,谁说巢由不肯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葛花:一种植物,其花可入药。
  • 藤蔓:指蔓生植物的枝茎,常用于攀爬。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食用。
  • 莲房:指莲蓬,即莲花的果实。
  • 弓旌:古代用于征召的信物,弓代表武力,旌代表命令。
  • 巢由:指巢父和许由,两位古代隐士,传说中他们拒绝了帝王的征召,选择隐居。

翻译

在林间孤寂之地,我这病弱的身躯显得格外凄凉,家境贫寒,生活艰难。葛花和藤蔓作为山中的贡品,菰米和莲房则是水中的珍馐。鹤子见我贫穷,便代替仆人照顾我,犬儿懂得主人的心意,也会对人产生厌恶。在清朝,每天都有征召的信物出现,谁说像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隐士会拒绝成为臣子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清贫生活和其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葛花藤蔓”和“菰米莲房”等自然元素,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通过“鹤子”和“犬儿”的描写,反映了隐士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结尾提到“巢由”,暗示了隐士对权力的淡漠,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坚守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