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二

· 陈普
先我二百年,世道犹小康。 鸣銮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济济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荐天浆。 鸡犬亦可仙,岂徒寿天王。 茂陵无仙骨,上帝下巫阳。 群仙返玉京,万事争苍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銮:古代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时,车上的铃铛响声。
  • 紫霄:指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 柏梁: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青霞衣:指仙人所穿的青色衣服,象征仙境。
  • 济济:形容众多。
  • 白霓裳:指仙人所穿的白衣,霓裳即彩虹色的衣裳。
  • 玄道:指深奥的道义或仙道。
  • 天浆:指仙酒或仙露。
  • 茂陵:指汉武帝的陵墓,此处代指汉武帝。
  • 仙骨:指有成仙潜质的人。
  • 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中巫师居住的地方。
  • 玉京:指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 苍黄:形容变化无常。

翻译

在我之前二百年的时代,世间还算是小康。皇帝的车驾铃声响彻云霄,群仙聚集在柏梁仙山。仙人们穿着青霞般的衣服,众多而庄严地穿着白霓裳。他们谨慎地奉行深奥的道义,虔诚地献上天上的仙酒。即使是鸡犬也有可能成仙,不仅仅是为了长寿。茂陵的汉武帝没有成仙的潜质,上帝派遣巫师下凡。群仙返回玉京,世间万事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古代仙境的景象,通过对仙人们服饰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仙境的神秘与庄严。诗中提到的“鸣銾下紫霄”和“群仙集柏梁”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仙人们聚集的盛况。同时,通过对汉武帝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于成仙之道的思考,以及对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世无常的深刻认识。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