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把酒问明月歌

· 陈普
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 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 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上下通透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见李白携月到夜郎,一洗瘴天尽入冰壶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州从事:指美酒。典出《世说新语·术解》,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主簿言到膈,故“青州从事”指美酒能至脐下,“平原督邮”指薄酒只能到膈上。
  • 主张:主宰,安排。
  • 灭没:消失,隐没。
  • 冰玉:比喻清冷高洁。
  • 眉宇:指人的面貌,神态。
  • 力士嗔人:力士,指有力量的人;嗔人,指生气的人。这里可能指李白被贬夜郎的经历。
  • 瘴天:指南方有瘴气的天空。
  • 冰壶:比喻清澈明净的境界。

翻译

人生中能有几次月圆之时,我们唱歌、跳舞、欢庆。月亮作为一个人,我和你李白就成了三个人,更有美酒相伴。 我们四人(月亮、我、李白、酒)都完美无缺,相互劝酒、欢笑直到天明。今夜的星空由月亮主宰,繁星点点都隐没不见。 自从李白在采石矶赋诗已有五百年,当时的青天之下四周无邻。天地通透如同冰玉,不仅仅是面貌神态如同天人。 有力的人生气,就像用刀割开大江的水,世间那些闲言碎语都是这样微不足道。 你没看见李白带着月亮来到夜郎,一洗南方的瘴气天空,全都变得清澈如冰壶。

赏析

这首作品以月圆之夜为背景,通过与李白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李白诗才的赞美。诗中“月为一人我成三”巧妙地将月亮、李白和诗人自己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与李白共饮美酒、共赏明月的情景。后文通过对星空、冰玉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赞美了李白的清高与不凡。结尾处提到李白携月到夜郎,将瘴天变为冰壶,既是对李白诗才的再次肯定,也寄寓了诗人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