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二首

濠梁无客更观鱼,游子行过莫问书。 潮落沙痕鸥泛少,风回云影雁行疏。 归帆夜宿山前寺,从橐秋辞仗外车。 俯仰此身天地内,沧洲重去带经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濠梁:古代地名,今安徽省凤阳县附近,传说庄子曾在此观鱼。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沙痕:沙滩上的痕迹。
  • 鸥泛:鸥鸟在水面上飞翔。
  • 风回:风向改变。
  • 云影:云的影子。
  • 雁行:雁群飞行的队形。
  • :稀疏。
  • 归帆:归来的船只。
  • 山前寺:山脚下的寺庙。
  • 从橐:随身的行囊。
  • 仗外车:指离开官场的车马。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短暂。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
  • 带经锄:带着书和锄头,指隐居读书耕田的生活。

翻译

在濠梁之地,已无像庄子那样观鱼的人,游子经过此地,也不再询问书籍之事。潮水退去,沙滩上鸥鸟的飞翔痕迹稀少,风向改变,云影下雁群的队形显得稀疏。夜晚归来的船只停泊在山前的寺庙旁,秋天,我带着行囊离开了官场的车马。在这短暂的天地间,我再次前往隐居之地,带着经书和锄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潮落的沙痕、风回的云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两句“俯仰此身天地内,沧洲重去带经锄”,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决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