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

土牛饯腊三元正,玉烛调和四海清。 老眼细看新岁历,白头偏动故乡情。 人家竞写宜春帖,宰相宁无列火城。 图轴高县钟进士,怪精也复可怜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牛:古代用土制成的牛形物,用于祭祀或象征农耕。
  • 饯腊:古代在农历年末举行的祭祀活动,以送走旧岁。
  • 三元: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玉烛:比喻美好的时光或和谐的社会。
  • 调和:和谐,协调。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新岁历:新年的日历。
  • 宜春帖: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春联。
  • 列火城:古代宰相府邸的灯火,象征权力和繁华。
  • 钟进士:指钟馗,民间传说中的捉鬼神祇。
  • 图轴:画轴,指画有钟馗的画。
  • 高县:悬挂。
  • 怪精:指钟馗画中的鬼怪。
  • 可怜生:可怜的样子。

翻译

在土牛的祭祀中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春节,整个国家在和谐的光辉下显得清明。 我这老眼仔细地看着新年的日历,白发之下,故乡的情感愈发浓烈。 家家户户都在竞相书写春联,宰相的府邸难道就没有灯火辉煌吗? 画轴上悬挂着钟馗的画像,那些鬼怪虽然可怕,却也显得有些可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土牛饯腊”和“玉烛调和”等词句,既展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又隐喻了国家的和谐与繁荣。后句通过对比“宜春帖”与“列火城”,巧妙地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想象与对民间习俗的赞美。结尾的钟馗画像,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哀愁的笔触,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