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开元寺阁观浮海石佛

· 袁易
招提控城闉,飞阁峙千尺。白日转棼楣,朱霞覆檐隙。 升高览万象,目眩潜动魄。天惊泱漭悬,地觉虚无辟。 阁中两金象,奇姿斲山石。当年浮巨海,波泛来中国。 未闻积水厚,能负万钧力。瞽俗昧玄津,至人示灵迹。 区区拯世心,于道讵无益。危坐睨隋唐,浩劫一朝夕。 槛前飞鸟逝,户外流水疾。九衢冠盖场,浮埃浩如积。 车马何时閒?丹梯展良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寺庙。
  • 控城闉:控制着城门。
  • 飞阁:高耸的阁楼。
  • :耸立。
  • 棼楣:屋檐下的横木。
  • 朱霞:红色的云霞。
  • 泱漭:广阔无边的样子。
  • :雕刻。
  • 瞽俗:盲目的世俗。
  • 玄津:深奥的道理。
  • 灵迹:神奇的迹象。
  • 浩劫:巨大的灾难。
  •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 冠盖: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丹梯:红色的阶梯,指通往阁楼的楼梯。

翻译

寺庙紧邻城门,高耸的阁楼耸立千尺。白日转动着屋檐下的横木,红色的云霞覆盖着檐间的缝隙。登上高处,俯瞰万象,目眩神迷,心灵震撼。天空显得广阔无边,大地似乎在虚无中开辟。阁中有两尊金色的佛像,奇异的姿态雕刻自山石。当年它们浮于大海,波涛汹涌地来到中国。未曾听说水的厚度,能承载万钧之力。盲目的世俗不明深奥的道理,至高的人展示了神奇的迹象。这些只是为了拯救世人的心灵,对于大道来说,难道没有益处吗?危坐之中,回望隋唐的浩劫,仿佛朝夕之间。眼前的飞鸟逝去,门外的流水迅疾。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官员们的车马如尘埃般浩荡。车马何时能停歇?红色的阶梯展现了美好的相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阁观佛的场景,通过高阁的雄伟和佛像的神奇,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批判和对大道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飞阁峙千尺”、“朱霞覆檐隙”等,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同时,通过对“瞽俗”与“玄津”的对比,以及对“浩劫”的回顾,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