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日蚀

· 陈普
忆昔度宗皇帝时,十年十三日食之。 似道赑屃湖海曲,天子宫庭耽乐嬉。 满朝翕翕皆妇人,祸来照镜方画眉。 北军顺流日食既,两国正尔争雄雌。 兴亡岂必皆有数,百年以来士气衰。 文臣髀肉不识马,武士惊魄怕见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辰: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间标记,这里指代具体的一天。
  • 日蚀:太阳被月球遮住的自然现象。
  • 度宗皇帝:指南宋的度宗赵禥,他在位期间国势衰微。
  • 似道:指贾似道,南宋末年的权臣,以奢侈和无能著称。
  • 赑屃(bì x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力大无穷的神兽,这里比喻贾似道的权势。
  • 湖海曲:指贾似道在湖海之间的隐居生活,实际上是逃避责任。
  • 耽乐嬉:沉迷于享乐和嬉戏。
  • 翕翕(xī xī):形容人聚集在一起,这里指朝中大臣。
  • 妇人:这里指无能或软弱的人。
  • 北军:指元朝的军队。
  • 日食既:日全食,这里比喻国家的危机。
  • 争雄雌:争夺胜负。
  • 髀肉(bì ròu):大腿上的肉,这里比喻文臣不识军事。
  • 惊魄:惊恐万分。

翻译

回忆起度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十年中有十三天发生了日食。贾似道像神兽赑屃一样在湖海之间隐居,而皇帝则在宫廷中沉迷于享乐和嬉戏。整个朝廷的大臣们聚集在一起,却都像妇人一样无能,直到灾难来临才照镜子画眉。北方的元军顺流而下,国家正面临日全食般的危机,两国正在争夺胜负。国家的兴亡难道真的都是命中注定的吗?百年来,士人的气概已经衰败。文臣们连马都不认识,武士们则惊恐万分,连旗帜都害怕看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和危机。诗中运用了日食、赑屃等象征性强的意象,以及对文武官员的讽刺,深刻揭示了朝政的昏庸和士气的低落。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士人气节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