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杜徵君

· 郭钰
武夷空翠接秋阴,古木萧森石径深。 中使又传丹诏至,山人长对白云吟。 松花未扫风过席,芝草初耘雨满林。 九曲画图归内府,君王应许遂初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夷:山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以风景秀丽著称。
  • 空翠:形容山色苍翠,空灵。
  • 秋阴:秋天的阴凉。
  • 古木萧森:古树枝叶繁茂,显得幽静。
  • 石径深:石头小路深邃。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丹诏:红色的诏书,指皇帝的诏令。
  •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此处指杜徵君。
  • 白云吟:指隐士吟咏,与白云为伴。
  • 松花:松树的花粉。
  • 芝草:一种传说中的仙草,象征长寿。
  • :耕耘,这里指种植。
  • 九曲:指武夷山的九曲溪,风景秀丽。
  • 画图:指描绘武夷山九曲溪的画作。
  • 内府:皇宫内的府库。
  • 君王:皇帝。
  •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志向。

翻译

武夷山的翠色在秋天的阴凉中显得空灵,古树枝叶繁茂,石头小路深邃幽静。 宫中的使者再次传来皇帝的红色诏书,隐居山林的杜徵君长年对着白云吟咏。 松树的花粉未曾扫去,风已经吹过席子,芝草刚刚种植,雨水就洒满了林间。 描绘武夷山九曲溪的画作归入皇宫的府库,皇帝应该允许我实现最初的心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武夷山的幽静景色和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空翠”、“古木萧森”等意象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深远。诗中“中使又传丹诏至”一句,暗示了隐士虽远离尘嚣,却仍受朝廷关注,体现了隐士与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末句“君王应许遂初心”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帝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自己的隐居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的期待。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