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

· 郭钰
久愁兵气涨秋林,不谓残年寇转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声沈。 金张富贵皆非旧,管乐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渐少,捷书未报更关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年:晚年,岁末。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充满,弥漫。
  • 寇转深:敌人变得更加深入。
  • 四野:四周的原野。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争。
  • 五更: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更次,五更即接近天明。
  • 鼓声沈:鼓声沉闷,表示战事紧张。
  • 金张:指金朝和张士诚的势力。
  • 管乐人材:指有才能的人。
  • 米船:运米的船只,这里指粮食供应。
  • 捷书:胜利的消息。
  • 未报:尚未传来。
  • 更关心:更加担忧。

翻译

长久以来,我忧虑战争的气息弥漫在秋天的林间,没想到在岁末,敌人的侵袭变得更加深入。四周的天空青蓝,烽火近在咫尺,五更时分,霜白覆盖大地,鼓声沉闷。金朝和张士诚的富贵景象已不复存在,有才能的人也未能出现至今。江上的米船渐渐减少,胜利的消息尚未传来,我更加担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通过“兵气涨秋林”、“烽火近”、“鼓声沈”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诗中“金张富贵皆非旧”一句,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旧日繁华的消逝。结尾的“捷书未报更关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深刻感受。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