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府同知瑶童相公大阅之日天使适至喜而赋诗奉寄刘宾旭参军
金络银鞍翡翠裘,参军马上最风流。
相逢把酒青油幕,每忆题诗黄鹤楼。
采凤衔图尧殿晓,苍鹰整翮楚山秋。
攀龙早及风云会,归换貂蝉尚黑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络银鞍:指装饰华丽的马具。金络,金制的马笼头;银鞍,银制的马鞍。
- 翡翠裘:用翡翠羽毛装饰的裘衣,形容服饰华贵。
- 参军: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刘宾旭。
- 青油幕:用青油布制成的帐幕,指军帐。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古楼,常用于文人题诗。
- 采凤衔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重要的使命。采凤,传说中的神鸟;衔图,携带图画或文书。
- 尧殿:指帝王的宫殿,此处比喻朝廷。
- 苍鹰整翮:苍鹰整理羽毛,准备飞翔,比喻准备行动或出发。苍鹰,一种猛禽;整翮,整理翅膀。
- 楚山:楚地的山,泛指今湖北一带的山。
- 攀龙:比喻攀附权贵,追求高升。
- 风云会:比喻时机或机会。
- 貂蝉:古代官员的冠饰,此处指官职。
- 黑头:指年轻。
翻译
华丽的马具和翡翠装饰的裘衣,参军在马上显得最为风流。 相逢时在军帐中举杯畅饮,每每回忆起在黄鹤楼题诗的情景。 如同采凤携带着图画在尧的宫殿中迎接黎明,苍鹰整理羽毛在楚山的秋日准备飞翔。 攀附权贵,早早抓住时机,归来时仍是年轻,官职已换,头上的貂蝉依旧黑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参军刘宾旭的英姿与风流,以及诗人对其的赞美和期望。诗中通过“金络银鞍翡翠裘”等华丽的意象,展现了参军的威武与风采。后文通过回忆黄鹤楼题诗和比喻采凤、苍鹰,表达了诗人对参军才华和前程的肯定。结尾的“攀龙早及风云会,归换貂蝉尚黑头”则寄寓了对参军早日高升、年轻有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