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中诸友六首钱德钧

· 袁易
卓行拘常调,微官更数移。 君怀同弃屣,吾道叹如丝。 濩落才高世,飞腾命与时。 晚成梁栋器,剩破十年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行:卓越的行为或品行。
  • :限制,束缚。
  • 常调:常规的调动,指官职的频繁变动。
  • 弃屣:比喻轻视,不珍惜。
  • 吾道:我的道路,指个人的志向或信仰。
  • 叹如丝:比喻忧愁或困境细密而难以解脱。
  • 濩落:形容才华被埋没。
  • 才高世:才华出众,超越常人。
  • 飞腾:比喻迅速上升,这里指官职的提升。
  • 命与时:命运与时机。
  • 晚成:晚年成就。
  • 梁栋器:比喻有才能的人,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剩破:剩余,破败,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十年迟:迟到了十年,指错过了最佳时机。

翻译

你的品行卓越,却受限于频繁的官职调动。 你心怀宽广,视官职如弃履,而我却叹息自己的道路如细丝般艰难。 你的才华被埋没,虽高出众世,但官职的提升却受制于命运与时机。 晚年方显栋梁之才,可惜已是十年之后的迟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钱德钧的深切同情与赞赏。诗中,“卓行拘常调”一句,既赞扬了钱德钧的卓越品行,又暗含对其官职频繁变动的不满。后文通过对比“弃屣”与“如丝”,突显了钱德钧的超然态度与作者自身的困境。末句“晚成梁栋器,剩破十年迟”则是对钱德钧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以及对其未来可能成就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对时代的不满。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