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

祭筵跪拜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冢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 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祭筵(jì yán):祭祀时供奉的席位。
  • 跪拜(guì bài):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并双手合十拜礼。
  • (zhǒng):坟墓。
  • 幻身:指虚幻的身体,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愿弃:愿意放弃。
  • 姑云耳:姑且如此说。
  • 从游:跟随游玩,这里指死后与先人相聚。
  • 相吊:相互哀悼。

翻译

在寒食节这天,我跪拜在祭祀的席位上,膝盖难以抬起,因为连年都未能前往祖坟祭拜。 我这老头子已经过了七十岁,看着岁月又过去了一年,虚幻的身体多病,又催促着衰老。 我愿意放弃人间的愿望,姑且如此说,死后能与先人相聚,也是一件壮丽的事情。 寒食节时,走在旧日熟悉的江村路上,道旁的每一个人都在相互哀悼,总是一片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死亡的豁达态度。诗中,“祭筵跪拜膝难抬”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现状,而“连岁何曾上冢来”则透露出对未能尽孝的遗憾。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愿意放弃人间的欲望,接受生命的终结,与先人相聚。最后,诗人通过“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的景象,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