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山脚气陆北岩遗诗问讯因次其韵

见说新秋仍病痹,南州土湿暑熏蒸。 耳边愁听三江雨,胸次清涵万壑冰。 卧起东山今谢傅,啸闻半岭昔孙登。 北岩老子题诗寄,愧我才疏阙剡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痹(bì):一种疾病,指肢体麻木不仁,活动不灵。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土湿:土地潮湿。
  • 熏蒸:热气蒸腾。
  • 三江:指多条江河,这里可能指具体的地点或泛指多条河流。
  • 胸次:内心。
  • 清涵:清澈包容。
  • 万壑冰:比喻心境清冷如冰。
  • 卧起:起床。
  • 东山:地名,也常用作隐居的象征。
  • 谢傅:指谢安,东晋名臣,曾隐居东山,后复出。
  • 啸闻:长啸声。
  • 半岭:山腰。
  • 孙登:三国时期隐士,以长啸闻名。
  • 阙剡藤:指缺少精美的纸张或书信。

翻译

听说你新秋时节依旧受病痹之苦,南方的土地潮湿,暑气蒸腾。耳边似乎能听到三江的雨声,内心却如万壑冰清。起床时想起东山的谢安,长啸声仿佛能传到山腰,让人想起昔日的孙登。北岩老人寄来了诗篇问候,我惭愧自己才疏学浅,缺少精美的纸张回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病痛的关切以及对自己才学不足的自谦。诗中通过“南州土湿暑熏蒸”描绘了南方湿热的气候,与“胸次清涵万壑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内心的清凉与超脱。同时,通过对谢安和孙登的提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