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雪戏作

十日不曾开木扉,弓风苦欲弄残威。 辜他媚媚明明节,只作团团絮絮飞。 琴客己闻将鹤煮,诗翁又诉打花稀。 山人欲取画中意,故著红衫戴笠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扉(fēi):木制的门。
  • 弓风:形容风势强劲,如同弓弦拉开的力量。
  • 媚媚明明:形容雪花的柔美和明亮。
  • 絮絮:形容雪花纷纷扬扬的样子。
  • 琴客:指弹琴的人。
  • 诗翁:指写诗的老人。
  • 打花:指击打花朵,这里可能指雪打在花上。
  •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
  • (lì):斗笠,一种遮阳挡雨的帽子。

翻译

十天未曾打开木门,强风似乎苦苦想要施展最后的威力。 辜负了那柔美明亮的雪节,只化作团团絮絮的飞雪。 弹琴的人已听说要煮鹤,写诗的老人又抱怨雪花打落了花儿。 隐居山林的人想要捕捉画中的意境,因此穿上红衫,戴上斗笠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闲适与诗意。诗人通过“十日不曾开木扉”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封闭,而“弓风苦欲弄残威”则生动地描绘了风雪的猛烈。诗中“媚媚明明节,只作团团絮絮飞”以柔美的语言赞美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后两句通过琴客与诗翁的对话,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诗意。最后,“山人欲取画中意,故著红衫戴笠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