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小修筼筜谷偶成

东家贷蜲屏,西家贷华烛。 髻鬟错巾冠,欢场稍秾缛。 虚窗淅沥风,四围遮被襆。 凉月荫丛枝,十亩莎庭绿。 主人季次贫,衣马欣驰逐。 三秋客渚宫,百金倚吴肉。 归来双羞囊,风枝扫空屋。 徵伎列樽罍,情侈欢不足。 幸有万竿篁,寒梢泻春渌。 荡尽管弦心,豁开烟岚目。 何处觅清歌,微风戛修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蜲屏(wěi píng):华丽的屏风。
  • 华烛:华美的蜡烛。
  • 髻鬟(jì huán):古代妇女的发髻。
  • 秾缛(nóng rù):繁盛华丽。
  • 被襆(pī fú):被褥。
  • 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
  • 季次:排行第四的人。
  • 客渚宫:指在外地做客。
  • 吴肉:指吴地的肉食,这里可能指美食。
  • 羞囊:羞涩的钱囊,指钱财不多。
  • 徵伎:召集艺人。
  • 樽罍(zūn léi):酒器。
  • :竹子。
  • 春渌:春天的绿色。
  • 管弦心:指音乐的心灵。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戛修玉:敲击玉石的声音,这里形容清脆的声音。

翻译

东家借来华丽的屏风,西家借来华美的蜡烛。 发髻与头巾交错,欢乐的场合渐渐变得繁盛华丽。 窗户透进淅沥的风,四周遮盖着被褥。 凉月映照着丛生的枝条,十亩的莎草庭院绿意盎然。 主人虽然贫穷,但穿着衣服骑着马欣然追逐。 三秋时节在外地做客,享受着吴地的美食。 归来时,羞涩的钱囊空空如也,风吹动着空屋。 召集艺人,摆设酒器,情感放纵,欢愉仍感不足。 幸好有万竿竹子,寒梢上泻下春天的绿色。 摇荡着音乐的心灵,开阔了被烟岚遮蔽的视野。 何处寻找清歌,微风吹拂着敲击玉石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贫穷但热爱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主人在外享受与归家后的清贫生活,展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蜲屏”、“华烛”、“髻鬓”、“秾缛”等,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清贫的复杂氛围。结尾处的“万竿篁”和“微风戛修玉”则表达了主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