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安伯:人名,园亭的主人。
- 芍药:一种花卉,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属于毛茛科芍药属,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观赏花卉之一。
- 扶筇:扶着拐杖,筇(qióng)是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拐杖。
- 花头:指花朵的顶端或花朵密集的地方。
翻译
百千种新艳的花朵一时间竞相开放,怎能不让那些花妖下凡来欣赏。 愿与主人一同扶着拐杖,攀上枝头,因为每一处花头都像是建有楼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惠安伯园亭中芍药盛开的壮观景象,通过“百千新艳一时开”展现了花朵的繁盛与美丽。诗中“那遣花妖不下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朵的美丽比作能够吸引花妖下凡的仙境。后两句则表达了与主人一同欣赏花景的愿望,通过“扶筇枝上去”和“花头处处有楼台”的描绘,进一步以楼台喻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芍药盛开时的美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主人的深厚情谊。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 —— [ 明 ] 袁宏道
- 《 小集吴嗣仙斋头 》 —— [ 明 ] 袁宏道
- 《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 —— [ 明 ] 袁宏道
- 《 和方子公童字 》 —— [ 明 ] 袁宏道
- 《 过藕花庄 》 —— [ 明 ] 袁宏道
- 《 将入青溪值雨雪凡公有诗见促用韵荅之 》 —— [ 明 ] 袁宏道
- 《 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 》 —— [ 明 ] 袁宏道
- 《 过云栖见连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