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定孝若同话归计用扇头韵

墙东何意独违时,峻坂飞驰梦亦危。 青岫渡头多少浪,白云高处有无岐。 閒思短棹歌渔父,静抱幽弦问子期。 且与提携山上去,不须瓶耻始杨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峻坂(jùn bǎn):陡峭的山坡。
  • 青岫(qīng xiù):青色的山峰。
  • (qí):岔路。
  • 短棹(duǎn zhào):短桨,指划船。
  • 渔父(yú fǔ):渔夫。
  • 幽弦(yōu xián):指深沉的音乐。
  • 子期(zǐ qī):古代音乐家,擅长琴艺。
  • 提携(tí xié):携手同行。
  • 瓶耻(píng chǐ):指酒瓶空了,没有酒喝的尴尬。
  • 杨卮(yáng zhī):古代的一种酒器。

翻译

墙东的我为何独自违背时俗,梦见在陡峭的山坡上飞驰也感到危险。 青色的山峰渡口有多少波涛,白云高处有没有岔路。 闲暇时想像渔夫那样划船唱歌,静下来则抱着深沉的音乐向子期请教。 暂且与朋友携手一同上山,不必担心酒瓶空了无法继续畅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袁宏道对时俗的疏离感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墙东何意独违时”一句,即表明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独守自己的一片天地。后文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诗的最后,诗人提出与友人一同上山,不必担心酒瓶空了的尴尬,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