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菊

众芳无不改,篱菊晚犹开。 护叶多编竹,怜香自剪莱。 惊心寒节破,载酒故人来。 忽忆东篱叟,狂歌试举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 :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野草。
  • 寒节:寒冷的季节。
  • 东篱叟:东边篱笆旁的老人,这里可能指陶渊明,因其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

翻译

所有的花都已凋谢,唯有篱笆旁的菊花还在晚秋中绽放。 为了保护这些叶子,人们用竹子编织来遮挡,因为太爱这香气,自己动手剪除周围的野草。 寒冷的节气让人心惊,但此时有老朋友带着酒来访。 突然想起东篱下的那位老人,便举起酒杯,开始狂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里篱笆旁菊花的坚韧与美丽,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温馨场景。诗中“篱菊晚犹开”一句,既展现了菊花的顽强生命力,也隐喻了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后两句通过“惊心寒节破,载酒故人来”表达了在寒冷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结尾的“忽忆东篱叟,狂歌试举杯”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赞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