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栖见连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

少年曾盗子胡狗,父母不容亲戚丑。 每到僧房索布衣,更向佛头种葱韭。 读书十年未识字,持戒三生不断酒。 恁有一般可笑人,逢著师尼便解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胡狗:指胡人的狗,这里可能指某种珍贵的狗。
  • 亲戚丑:亲戚们对此感到羞耻。
  • 僧房:僧人的住处。
  • 布衣:指僧人的衣物。
  • 佛头种葱韭:在佛像头上种植葱和韭菜,形容行为不敬。
  • 持戒:遵守佛教戒律。
  • 三生:佛教用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 师尼:指尼姑。
  • 解纽:解开衣扣,这里指行为放荡。

翻译

年轻时曾偷过胡人的珍贵狗,父母因此不容,亲戚也感到羞耻。 常常到僧人的住处索要衣物,甚至在佛像头上种葱和韭菜。 读了十年书却好像不识字,尽管遵守佛教戒律,却始终戒不掉酒。 还有这样可笑的人,一遇到尼姑就放荡不羁,解开衣扣。

赏析

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行为放荡、不守规矩的人物形象。诗中通过“盗狗”、“索布衣”、“种葱韭”等行为,生动地描绘了这个人物的不端行为和对佛教的不敬。同时,“读书十年未识字”和“持戒三生不断酒”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这个人物的荒唐和矛盾。最后一句“逢著师尼便解纽”更是以夸张的手法,揭示了这个人物的放荡本性。整首诗语言幽默,意象生动,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的荒诞行为。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