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馆读书

金风落响出西山,雨过郊烟度曙关。 鬓欲惊吹来坠叶,胸能收爽去蒸颜。 槐云午结冰衙盖,葭露宵团玉水湾。 何幸一官无暑气,秋声先向夜藜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风:秋风。
  • 落响:指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 郊烟:郊外的雾气。
  • 曙关:黎明的关口,指天刚亮的时候。
  • 鬓欲:鬓发,指头发。
  • 蒸颜:热气蒸腾的面容。
  • 槐云:槐树的叶子像云一样。
  • 冰衙盖:指槐树的叶子在午间结成冰,像衙门的盖子。
  • 葭露:芦苇上的露水。
  • 玉水湾:形容露水像玉一样晶莹。
  • 暑气:夏天的热气。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等。
  • 夜藜:夜晚的藜草,这里指夜晚。

翻译

秋风在西山吹响,雨后郊外的雾气在黎明时分飘过关口。 风吹来,我感到鬓发似乎要被吹落,心中却因凉爽而不再有热气蒸腾的面容。 午间,槐树的叶子像云一样结成冰,仿佛是衙门的盖子;夜晚,芦苇上的露水团成玉一般的水湾。 多么幸运,我的官职没有夏天的热气,秋天的声音先在夜晚随着藜草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通过“金风”、“落响”、“郊烟”等词语,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展现了秋风的清爽和雨后的宁静。诗中“鬓欲惊吹”、“胸能收爽”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带来的凉爽的喜悦。后两句通过对槐树和芦苇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秋天的清凉和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清凉之美的赞美和对官职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