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 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 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 长吟感遇篇,已觉秋思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度:指人的举止、气度。
  •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古时为宴游之地。
  • 文心:指文学创作的思路和情感。
  • 潮海:指潮水,这里比喻文思如潮水般汹涌。
  • 东粤:指广东东部,即今广东省一带。
  • 乡县:家乡。
  • 白玉堂:指高雅的居所或官邸。
  • 清华:指清雅华贵,也指清贵的官职。
  • 感遇:感慨遭遇,这里指张九龄的《感遇诗》。
  • 秋思:秋天的思绪或情感。

翻译

风度如曲江之水般悠扬,文思如潮水般汹涌可见。 虽相隔千里,同属东粤之地,仍自称是故乡之人。 步入公卿的白玉堂,岂是为了羡慕清贵的官职。 长吟张九龄的《感遇诗》,已感到秋天的思绪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曲江的风度和潮海的文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广阔,而“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则凸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后两句“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长吟感遇篇,已觉秋思变”则表达了诗人对清贵官职的不屑,以及对张九龄《感遇诗》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文学情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