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林忠宣公赞
五岭之南,百粤之东。
卓生伟人,林左司农。
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
脩髯广额,曰貌有颙。
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
揆兹素履,表厥遗丰。
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
廿载家食,敦睦何雍。
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
六卿晚陟,寅协载同。
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
云胡能此,至至终终。
呜乎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
休休仪表,烱烱德容。
仪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
赞以赞德,匪像是供。
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 百粤:指古代中国南方的多个少数民族,泛指广东、广西一带。
- 司农:古代官名,主管农业。
- 脩髯:长须。
- 颙:形容面貌庄严。
- 揆兹:推测、衡量。
- 素履:朴素的行为。
- 乐只:快乐的样子。
- 四垣:四面墙,比喻官署。
- 敦睦:和睦。
- 潜见飞跃:比喻人的行为变化多端,但本质不变。
- 寅协载同:和谐一致。
- 帝嘉乃德:皇帝赞赏其德行。
- 归真反朴: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 急流维风:比喻在困难中保持风范。
- 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 烱烱:明亮的样子。
- 赤舄:红色的鞋,古代贵族的服饰。
- 乌弓:黑色的弓,象征武力或权力。
翻译
在五岭之南,百粤之东,诞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林左司农。他谦卑自牧,内心真诚,品行正直大方,身体力行。他长须广额,面貌庄严。我听说古代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今天在这里似乎见到了这样的公。他朴素的行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曾两度为令,快乐和谐。历经四垣,正色恭敬。二十年在家中,和睦相处。虽然外表变化,但道义本源无穷。他的行为变化多端,但本质不变,如同龙一般。晚年担任六卿,和谐一致。皇帝赞赏他的德行,他是老成的直忠。他回归本真,返璞归真,在困难中保持风范。他如何能做到这样,至始至终。啊,泰山云出,天下雨濛。朝廷依赖他,乡里也受到他的恩惠。他的仪表安闲自得,德容明亮。他的仪表留在人们眼中,德行留在人们心中。我见到他的衣裳,佩玉其瑢。我用赞歌来赞扬他的德行,不是为了形象的供奉。我歌唱他的红色鞋,只是仰望他的乌弓。永远以他为法则,世代宗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林左司农的德行和贡献,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谦卑、正直、和谐和忠诚。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潜见飞跃,公其犹龙”形容其行为多变而本质不变,如龙一般;“归真反朴,急流维风”则表达了他在困难中保持风范的品质。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林左司农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树兰 》 —— [ 明 ] 郭之奇
- 《 亭之东四章章二十句 》 —— [ 明 ] 郭之奇
- 《 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 —— [ 明 ] 郭之奇
- 《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去舟日与风逆归舟乃能顺也 》 —— [ 明 ] 郭之奇
- 《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 —— [ 明 ] 郭之奇
- 《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 —— [ 明 ] 郭之奇
- 《 披襟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