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建昌陈经甫

相逢何必旧知名,海内朋交亦弟兄。 最喜盍簪同意气,况于华胄又宗盟。 蘧庐剧语皆忧国,梓里褒衣解治兵。 天下未平才俊少,匡庐宁许老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相聚。
  • 华胄:指显贵的后裔。
  • 宗盟:指同宗的亲属关系。
  • 蘧庐:简陋的房屋,这里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 褒衣:古代一种宽大的衣服,这里指文人的服饰。
  • 治兵:指军事治理。
  • 匡庐:指庐山,这里比喻隐居的地方。

翻译

相逢何必非要旧时已知名,海内的朋友也如同兄弟。 最喜欢朋友相聚时志同道合,何况你还是显贵后裔,我们又有同宗之谊。 在简朴的环境中畅谈,都是忧国忧民的话题,穿着文人的服饰,却能理解治兵之道。 天下尚未太平,才俊之士还不多,庐山岂能许你老去,成为隐居的长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相逢何必旧知名”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认为真正的友情不在于旧时的名声。通过“盍簪同意气”和“华胄又宗盟”,作者强调了与友人志同道合以及家族间的亲密关系。后两句则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希望友人不要过早隐居,而应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