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陈楚西楚陈王胜

首发难起于陈涉,辍耕陇上图大业。 处燕宁知飞鹄心,鸣狐始向奔麋猎。 渔阳戍者众思同,大泽盟坛群意协。 王侯将相果繇人,赵齐燕魏皆踵接。 三秦崩瓦日纷飞,百二重关秋一叶。 五月沉沉叹夥颐,千年除暴光烨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辍耕:停止耕作。
  • 陇上:田边的高地。
  • 大业:伟大的事业。
  • 处燕:居住在燕地。
  • 飞鹄心:比喻高远的志向。
  • 鸣狐:指陈胜,因其字“鸣狐”。
  • 奔麋猎:追逐猎物,比喻开始行动。
  • 渔阳戍者:指守卫渔阳的士兵。
  • 大泽盟坛:指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设立的盟誓坛。
  • 群意协:众人的意志一致。
  • 王侯将相:指高官显贵。
  • 繇人:由人决定。
  • 赵齐燕魏:指当时的四个国家。
  • 踵接:相继,接连不断。
  • 三秦:指秦朝的三个部分。
  • 崩瓦:比喻国家的崩溃。
  • 百二重关:形容关隘重重,难以攻破。
  • 秋一叶:比喻事情的轻微或容易。
  • 五月沉沉:指陈胜在五月起义。
  • 夥颐:众多。
  • 除暴:消除暴政。
  • 光烨烨:光辉灿烂。

翻译

最初,陈涉在田边的高地上停止耕作,图谋伟大的事业。他虽居住在燕地,却怀有高远的志向,一旦开始行动,就像追逐猎物的狐狸一样。守卫渔阳的士兵们心意相通,陈胜在大泽乡设立盟誓坛,众人的意志一致。王侯将相的地位果然是由人决定的,赵、齐、燕、魏等国都相继响应。秦朝的三个部分如同崩塌的瓦片,日日纷飞,百二重关也像秋天的落叶一样轻易被攻破。五月里,陈胜的起义声势浩大,千年之后,他的除暴行动依然光辉灿烂。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陈胜起义的伟大和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诗中通过对比陈胜的志向与行动,以及起义的迅速响应和秦朝的崩溃,生动地描绘了陈胜起义的壮阔场面和历史意义。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陈胜起义的正义性和其光辉的历史地位,表达了对陈胜的崇高敬意和对暴政的深刻批判。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