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对江楼望越井冈木棉花同黎惟仁赋

高楼醉倚眺山椒,千树红芳雨点消。 已共露桃开二月,似陪仙杏种丹霄。 绛烟掩映呼銮道,赤锦分明插汉标。 别有寻芳骑马埒,粉绵飘尽紫骝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椒:山顶。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
  • 露桃:指早春的桃花。
  • 仙杏:指杏花,常用来比喻仙境中的花。
  • 丹霄:指天空。
  • 绛烟:红色的烟雾,这里形容木棉花盛开时的景象。
  • 呼銮道:古代皇帝出行时,侍卫呼唤警戒的道路。
  • 赤锦:比喻盛开的木棉花。
  • 插汉标:插入云霄,形容木棉花高耸。
  • 骑马埒:骑马的小道。
  • 粉绵:指落花。
  • 紫骝:紫色的骏马,这里指骑马的人。

翻译

在高楼上饮酒,醉眼朦胧地眺望山顶,千树万树的红色花朵在雨点中渐渐消失。这些花已经和二月的桃花一同开放,仿佛是仙境中的杏花被种在了天空之中。红色的烟雾掩映着皇帝出行的道路,赤色的锦缎分明地插入云霄。此外,还有寻找春光的人骑马在小道上,落花飘尽,紫色的骏马显得格外骄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高楼上饮酒赏花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诗中“千树红芳雨点消”一句,既表现了木棉花的繁盛,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比桃花、杏花和木棉花,以及描绘皇帝出行的道路和骑马寻春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