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元阳余文学诵先君之作

山斗人能仰旧名,岂徒词垒称长城。 教贻后裔惟清白,德表门闾自准程。 薇省恩波同海阔,臬台霜月彻霄明。 痴儿拜睹儒英诵,感恋难忘表劝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重敬仰的人。
  • 词垒:指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创作。
  • 长城:比喻坚固的防线,这里指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 教贻:教育传承。
  • 后裔:后代,子孙。
  • 清白:廉洁无私。
  • 德表:德行表现。
  • 门闾:家门,指家族。
  • 准程:标准,规范。
  • 薇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恩波:恩泽,恩惠。
  • 海阔:形容恩泽广大。
  • 臬台:古代官名,这里指官职。
  • 霜月:寒冷的月份,这里比喻清廉。
  • 彻霄明:照亮整个天空,比喻清廉之光照耀四方。
  • 痴儿:作者自谦之词,指自己。
  • 儒英:儒家英才,指有学问和德行的人。
  • 表劝声:表达劝勉的声音。

翻译

山斗之人,人们能仰望其旧日的名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坚固成就。他教育后代只传承清白,德行表现成为家族的标准。朝廷中的恩泽如同大海一样广阔,官职上的清廉如同寒月照亮整个天空。我这个愚笨的儿子拜读了儒家的英才之作,感动和依恋难以忘怀,表达了劝勉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品德教育上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山斗”、“长城”、“海阔”、“霜月”,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前辈的伟大和清廉。最后,作者以自谦之词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和学习其精神的决心,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先辈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