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漫书

紫水溪头月几湾,数椽茅屋静依山。 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 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uán):古代建筑中架在梁上的木条,用来支撑屋顶的瓦片。
  • (jué):一种野生植物,嫩叶可食用。
  • 蒪鲈 (pò lú):一种鱼类,古代常用于比喻思乡之情。
  • 翠石 (cuì shí):绿色的石头,常用来装饰园林。
  • 丹炉 (dān lú):炼丹用的炉子,这里指炼丹或煮药的器具。
  • 茶灶 (chá zào):煮茶用的小炉子。
  • 引目斑 (yǐn mù bān):引颈远望,形容思乡之情。

翻译

紫水溪头的月亮照亮了几道湾,几间茅屋静静地依傍着山。春天寻找笋和蕨菜,提着篮子外出;秋天回忆起蒪鲈鱼,驾着小船归来。绿色的石头上云雾缭绕,诗卷似乎被湿润;高大的松树上露水滴落,酒杯中透着寒意。炼丹的炉子和煮茶的灶具,清幽的环境令人舒适,却只能徒劳地向南天远望,心中充满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通过春寻笋蕨、秋忆蒪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回忆。诗中“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结尾的“徒向南天引目斑”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