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灶:用土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
- 饭盂:盛饭的器具。
- 旗车: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辆,车上插有旗帜。
- 带月:形容月亮还未落下,天色尚暗。
- 疲驴:疲惫的驴子。
- 重袜:厚袜子。
- 气拂疏髯:呼吸时气息触及稀疏的胡须。
- 冻结珠:形容呼出的气息在胡须上凝结成冰珠。
- 荒坞:荒凉的村落。
- 宿鸦:夜宿的乌鸦。
- 雪树:被雪覆盖的树。
- 平田:平整的田地。
- 饥鹊:饥饿的喜鹊。
- 霜芜:被霜覆盖的荒草。
- 㟃峿(sì yǔ):山名,这里指代山区的景象。
- 晨光动:晨光开始显现。
- 野店:乡村小店。
- 道涂:道路。
翻译
土灶旁的灯火已残,洗着饭盂,旗车在月色下带着疲惫的驴子前行。脚上穿着厚袜子,寒冷如铁,呼吸触及稀疏的胡须,冻结成珠。荒凉的村落里,夜宿的乌鸦在雪树中喧闹,平整的田地上,饥饿的喜鹊啄食着被霜覆盖的荒草。随着㟃峿山区的景象渐渐远去,晨光开始显现,在乡村小店遇到行人询问道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早行的艰辛与沿途的荒凉景象。通过“土灶灯残”、“疲驴”、“重袜”、“冻结珠”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行人在寒冷中的感受。同时,“荒坞宿鸦”、“平田饥鹊”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旅途的孤寂与凄凉。最后,随着“晨光动”和“野店逢人”,诗情转向希望与交流,展现了行人对前路的期待与对人际温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