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乞食

· 陶益
缓步低声访我频,知怀一饭故来亲。 庄生尚取骷髅语,陶令常存饥饿身。 短锸行随还似乐,浮云看到不如贫。 因嗟世路皇皇者,惟有伊人是任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缓步低声:形容走路缓慢,声音低沉。
  • 一饭:一顿饭,这里指微小的帮助或恩惠。
  • 庄生:指庄子,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 骷髅语:庄子曾与骷髅对话,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 饥饿身:指身体处于饥饿状态,这里用来形容陶渊明的清贫生活。
  • 短锸:短小的锄头,指农具。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如同天上的浮云。
  • 皇皇者:形容匆忙不安的样子。
  • 任真:指真诚、真挚的态度。

翻译

他缓步低声,频繁来访,知道我因为一顿饭的恩惠而特意来亲近。庄子尚且与骷髅对话,表达生死之思,而陶渊明则常以饥饿之身,坚持清贫生活。他带着短小的锄头,行动间似乎还带着乐趣,看待世事如浮云,觉得不如贫穷来得真实。因此我感叹那些在世路上匆忙不安的人们,只有他保持着真诚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庄子的哲思和陶渊明的清贫生活,表达了对真诚、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缓步低声”描绘了来访者的谦逊态度,“一饭”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小而珍贵的情感联系。后文通过“短锸行随”和“浮云看到不如贫”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明代诗人陶益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