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 陶益
爱兰居士此披襟,不数流觞会竹林。 畹上昔曾分异种,窗前今已结同心。 娟娟翚月依文槛,细细香风散绮琴。 更有木樨贤达甚,时张舒蕊伴清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披襟:敞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 流觞: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 :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十二亩为一畹,一说三十亩为一畹。
  • 同心:指同心结,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以象征坚贞的爱情。
  • 娟娟:姿态柔美貌。
  • :(huī) 飞翔。
  • 文槛:雕饰花纹的栏杆。
  • 绮琴:美丽的琴。
  • 木樨:即桂花。
  • 贤达: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 舒蕊:开放的花朵。

翻译

爱兰居士在此敞开心怀,不计较是否参加了流觞曲水的竹林聚会。 曾在畹上分得珍贵的兰花异种,如今窗前已结成了象征爱情的同心结。 柔美的月光依偎在雕花的栏杆旁,细细的香气随着美丽的琴声飘散。 更有贤达的桂花,时常开放花朵,陪伴着清雅的吟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爱兰居士在兰亭的清雅生活,通过对兰花、月光、琴声和桂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居士高洁的情操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不数流觞会竹林”一句,表达了居士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窗前今已结同心”则暗喻居士内心的和谐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