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分水

此水何南北,当由人所为。 引来元共派,分去必因卑。 顺逆流中判,盈虚浪乍移。 从来歧路叹,逝者亦如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原来,原本。
  • :河流的分支。
  • :低,这里指地势低的地方。
  • 盈虚:满与空,这里指水的多少变化。
  • 歧路:分岔的道路。
  • 逝者:流逝的事物,这里指水流。

翻译

这条水分隔南北,实际上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 它原本来自同一源头,分开流动必定是因为地势低。 在顺流和逆流中被区分,水的盈虚变化也只是瞬间的事。 自古以来,人们在分岔的道路上感叹,流逝的水流也是如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水分流的景象,隐喻了人生中的选择和变迁。诗中“此水何南北,当由人所为”表达了人的行为对事物走向的影响,而“分去必因卑”则暗示了选择往往基于现实条件。后两句“从来歧路叹,逝者亦如斯”则深化了主题,将水的流逝与人生道路的选择相联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